咨询电话:133-8522-2588

— 成功案例 —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贝博BB娱乐平台:获评“优”等级!滇池野外站形成覆盖滇池流域全方位监测网络

来源:贝博BB娱乐平台    发布时间:2025-07-18 06:29:53

贝博bb平台官方下载:

  5月12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介绍,经专家综合评审、现场考核,“滇池湖泊ECO云南省野外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滇池野外站”)成功通过验收,并获评“优”等级。据悉,目前,“滇池野外站”已形成了覆盖湖泊、湿地及流域的全方位监测网络,为

  “滇池野外站”是省科技厅2022年批准设立的云南省级野外台站,针对滇池湖泊ECO长期开展野外观测科学研究。“滇池野外站”以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分别建设一个湖泊生态系统观测研究中心站、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分站与生态水文观测研究分站。

  “滇池野外站”延续了我国著名湖沼学家刘永定研究员领衔的“滇池生态系统野外站”(2000年云南省-科技部重大联合专项)和2003年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成立以来完成的滇池生态观测成果,并整合了西南林业大学湿地观测及云南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水文观测的长期历史基础。

  “滇池野外站”由云南省科技厅批建,建设周期为2023年1月-2024年12月。2025年3月,经专家对滇池野外站进行建设期状况的综合评审、现场考核,滇池野外站最终以综合得分90.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并获评“优”等级。目前,滇池野外站已进入长期正式运行期。

  “滇池野外站”以一站多点、多单位、多学科,协同共建的模式,实行资源共享、联合协作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观测能力、人才教育培训、研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丰硕成果。

  在监测数据完备方面,完成了水文气象、水环境和水生态各要素的系统监测,构建了综合性的数据库。

  “滇池野外站”设定了10个湖泊固定监测点及10个加密监测点、5个湿地观测场、18个流域水文-水位站,构建了覆盖“水文-水质-生物”的全要素监测网络,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体系,生成野外观测数据500万余条,形成了覆盖湖泊、湿地及流域的全方位监测网络,为滇池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保障。

  在观测设施设备完善方面,“滇池野外站”全面升级了基础设施与智慧化监测能力,优化科研条件和数据采集效率,新增智慧化监测设备,如浮游生物自动识别显微影像设备、蓝藻水华岸基摄像机-自动巡航无人机智能感知系统、鱼鸟自动识别感知系统,近一步提升观测能力。

  在研究能力提升方面,按照“滇池藻类演替与水华预测预警”,“基于‘三水统筹’的湖泊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研究”,“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修复技术”三个研究方向组织并且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国家级科学家与地方科学技术人员共同发力,形成以“一种全自动船载除藻的方法及设备“为代表的系列专利技术、区域标准的落地应用,实现科研成果向治理效能的稳步转化。

  在服务湖泊管理工作上,充分的发挥科研数据与技术优势,为滇池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在生态环境部2023-2025年试点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及滇池作为云南省唯一考核对象的背景下,“滇池野外站”提早谋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在2019年就提前启动了滇池水生态固定点位的全面观测工作;同时,多方整合力量,结合早期历史数据,为滇池水生态修复及长江水生态试点考核提供了系列技术及数据支撑。在地方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合作开放提升专业方面技术能力与学术影响力,形成长期扎根滇池、服务滇池的高素质科研队伍。

  目前,“滇池野外站”已成为设施设备完善、监测数据规范、研究能力提升、人才教育培训多层次、服务地方高效、创新数智化野外观测应用的云南省级台站。未来,“滇池野外站”将一如既往地扎根滇池,继续提高野外观测能力,发展以低纬高海拔浅水湖泊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湖泊科学理论体系,为滇池保护治理的重大决策提供技术引领和示范,将滇池野外站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国际科研与交流基地。

相关推荐